公元1085年3月7日,蘇軾攜長子蘇邁從常州赴登州任職途中,行于泗水之陰,見泗汴交頸,自然成湖,田林豐茂,水郁景秀,桃花灼灼,楊柳青青,鶯聲曼曼,輕風習習,遂上請朝廷恩準,擇湖之西高阜之處,造地為村、置田立業,疏浚河道,廣植稻谷和灘草,遍養牛羊,并親撰“蘇家湖”為開村之名。經年,草肥牛壯,民居安康,四方云集,“蘇家湖”名揚開遠。
從此,蘇軾一脈繁衍生息至今。
原蘇軾故居,因為黃河改道,已經沉于地下。故,蘇家湖有井上井、橋上橋、村上村的說法。
蘇軾在熙寧十年(1077)四月,乘船到徐州赴任,第*次到宿州。紹圣元年(公元1094年),蘇軾已59歲。在赴英州途中,他于5月10日到宿州,30年間他先后十次來宿州。北城集尋訪、杏花村勸農、拱翠堂揮毫、黃藏峪攬勝、白土鎮尋煤、霧潴泉祈雪,在宿州留下了許多故事和詩篇。
《南鄉子·宿州上元》
千騎試春游,小雨如酥落便收。
能使江東歸老客,遲留。
白酒無聲滑瀉油。
飛火亂星球,淺黛橫波翠欲流。
不似白云鄉外冷,溫柔。
此去淮南第*州。
熙寧十年(1077年)四月至元豐二年(1079年)三月,任徐州知州。任知州期間,勤政愛民。建蘇堤,抗洪水。尋找石炭(煤炭),造福徐州百姓。徐州今存黃樓、快哉亭、放鶴亭、東坡石床、蘇堤、顯紅島等眾多與蘇軾有關的勝跡。在徐期間,著有詩詞170余首。
浣溪沙
蘇軾
簌簌衣巾落棗花,村南村北響繰車,牛衣古柳賣黃瓜。
酒困路長惟欲睡,日高人渴漫思茶,敲門試問野人家。
上一條:白居易離離原上草堂
下一條:生態瓜果采食樂園 |
返回列表 |
友情鏈接 :